首页 > 投资 > 投资动态
  • 滨海新区企业成为本市“走出去”亮点
  • 分享到:
    0
  • 日前,2018“华博会”科技创新项目对接洽谈会在津举办。会议针对欧洲、北美等地区,围绕智能科技、医疗健康等热点领域,创新创业、德国工业4.0等热门话题,设置了中澳科技创新创业合作论坛、中欧科技创新项目对接专场及中俄智能装备高新技术合作论坛三个平行专场。会议发布和推介海外技术项目200余项,签署合作协议16项。其中,来自滨海新区的天津海之星水下机器人有限公司、中英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创客总部(天津基地)等科技型企业、创新型孵化平台成为中外对接会的亮点。

    积极融入全球技术创新网络

    “参与‘中澳科技创新创业合作论坛’并发表项目推介演讲,不仅仅是希望与澳大利亚的创新创业项目建立联系渠道,更重要的是对外展现天津的孵化能力与市场前景。”创客总部(天津基地)合伙人崔晓乐告诉记者,通过本次对接会,他了解到澳大利亚的“创客登陆计划”,以及该计划参与者对于中国市场的极大兴趣。他说,这是一个学习借鉴澳大利亚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方面的领先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好机会,更是一个将澳大利亚的创新资源配置于天津、推动本市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据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对接会的特点之一就是“全方位融入技术创新网络,构建全球化开放创新生态”。通过会议形成了本市大学院所、科技园区、科技服务机构、科技型企业各类创新主体全方位融入、多维度协同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态势。

    活动中,来自新区的天地图(天津)有限公司与英国大学学院(UCL)时空数据实验室签署合作协议,在津共建“中英智能时空大数据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快推动英国智能大数据领域先进科技成果在津转化及示范应用。

    而作为“走出去”落子海外、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代表,新区企业天津世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在会上与德国布鲁克纳公司签约,开展智能制造生产线技术合作,共同筹建德国研发中心。

    此外,海之星海洋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也与俄罗斯科学院地壳动力学研究所、天津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市场与荷兰商业精英联合会、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有限公司与台湾卫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技术代理、转移转让合作备忘录,携手推动创新资源的跨国界流动。

    重点推进中外创新共同体建设

    今年正值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在本次华博会期间,旨在为加强天津与俄罗斯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入交流、深化科研成果产业化及技术转移互利合作的“中俄智能装备高新技术合作论坛”也如期举办。

    “目前,在天津的中俄合作主要以海洋领域为主。今年我们将对北部航线中俄联合开发项目进行考察。”俄罗斯联邦鉴定委员会高新技术项目促进委员会副主席哈尔拉某夫·阿纳托里告诉记者,该机构已经与海之星合作了三年时间,建立了研发中心,针对水下机器人的遥控和自动化技术进行联合开发,目前已在技术研究、生产设备研发等领域形成了多项成果。

    在本次“中俄智能装备高新技术合作论坛”上,来自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联邦鉴定委员会高新技术项目促进委员会、哈萨克斯坦国家航天局,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领域的11位专家学者,携带百余项俄罗斯技术项目,与本市企业及研发机构间开展技术转移、联合研发等合作洽谈,签署技术转移3项合作协议,为本市与俄罗斯合作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天津海之星水下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永春介绍,海之星自2015年开始便与俄罗斯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合作。以中俄共同打造的“空化射流水下清刷设备”为例,目前已取得多项专利,并实现了批量生产。

    “开展国际技术转化落地最大的难点在于核心技术的壁垒以及国外高端产品的禁售禁运。”邹永春坦言,有些核心技术并不是花钱就可以买得到的。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海之星将引进的重点从“技术”转移到了“人才”。邹永春告诉记者,海之星积极引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的科技人才,通过引进核心技术发明人或项目的直接参与者进入到公司研发中心任职,再根据专项技术与国内大企业的需求进行对接,请外籍专家与国内技术人员共同合作研发新产品,以此来解决技术引进落地的难题,取得良好收效。目前,公司通过中外合作已形成了60余个项目,超过10个项目可实现落地,产品远销近20个国家。

    据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3月市科委与俄罗斯联邦鉴定委员会高新技术项目促进委员会签署共同推动天津与俄罗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战略合作协议后,截至目前,已经成功推动了中俄海洋智能科技联合研发中心、中俄海洋高端技术联合研究院、蓝丝路俄罗斯科技成果转移服务平台等一批新型国际合作机构发展,并签署了20多项俄罗斯专利和成果落地或合作意向,在本市形成了引进俄罗斯世界一流人才和世界领先水平创新技术的重要平台和窗口。